“炭”與“碳”的異同點是什么?(2)
前清光緒二年(1876)在上海開辦的格致書院是我國第一所工科大學。該院在成立之初,即創辦木刻線裝、用文言撰寫的《格致匯編》月刊。該刊四年后停刊,停刊八年之后又復刊,改為季刊。這恐怕是我國介紹西方科學技術的最早的一份期刊。《格致匯編》第四卷第十一期(光緒七年、1881)、第一及第二頁上,在連載的《格致釋器》欄內,有幾段關于炭素材料的記載,并附圖多幅,現摘錄一段如下:
“作鍋代炭,一種為镕化物質之用:作鍋之料,以木炭細粉十分,米粉半分,水八分,先將米粉在水內沸之成漿,次加炭粉成膏。二種為礦內提出金、銀、鉛等用鍋料,以木炭細粉九分,水略八分,次加硼砂與鈉養炭養二化之,再加米粉成漿,后添炭粉成膏。造鍋法,以模壓成之。”
上文中所說的“鍋”即現在的炭質坩鍋,“鈉養炭養二”即碳酸鈉。同一頁上還附有“炭鍋”和壓制炭鍋的模型的圖(原文七O九圖及七O六圖),另外在有一幅圖(七一一圖),圖形為一空心的厚壁圓柱,正文中對這一圖的說明為:“為作圓柱形炭塊之模,以黃楊木為之。”
原文對七O九圖的說明為:“為吹火筒工內,化分求數所需之小炭鍋”。此處“吹火筒工”即現在的爐前化驗工,“化分求數”即現在的定量化學分析。在以上所引文字中出現的“木炭”、“炭粉”、“炭鍋”、“炭塊”等,正是現在一部分炭素材料的原始芻形。值得注意、所有炭字都沒有加石旁。
從以上的論述,可以肯定的說:從古自今,直到帶石旁的“碳”出現之前,我國一直用不帶石旁的“炭”來作為炭素材料的名稱。
二、“碳”字的淵源和本義
至于帶石旁的“碳”,這個字,《說文》上沒有,號稱收字最全的《康熙字典》上沒有,近代編輯的比《康熙字典》收字還更多的《中華大字典》上也沒有。《中華大字典》成書于1915年,在辛亥革命之后。1983年才出齊的、收集古詞語相當完備的《辭源》增補本上仍然沒有。可以斷定,“碳”是一個近代新造的字,造字的時間,或者更確切的說,流行的時間,可能不會早于本世紀二十年代。一個字,流行之后,才能為字書所收集。有人認為:帶石旁的“碳”是正字,不帶石旁的“炭”是由正字“碳”簡化而來。這種說法,過去我也認為不無道理,實則大謬不然。不帶石旁的“炭”才是從我們老祖宗那里沿用下來的正字,“碳”不過是再加以繁化而已。
為什么要加以繁化呢?看來正如魯迅先生所說,這是近代“化學倉頡”的杰作。魯迅是反對亂造新字的,特別是化學上新造的字,把亂造新字的人貶之為“化學倉頡”。倉頡亦作蒼頡,相傳是黃帝的史官,認為是漢字最初的創造者。所以現在計算機用的漢字庫,常以倉頡命名。魯迅[2]在1925年寫的一篇文章中說:“咱們學化學,在書上很看見許多‘金’旁和非‘金’旁的古怪宇,據說是原質名目。(即元素的名稱——引注)”
“錫、錯、矽(即現在的銫、鍶、錫、鈰、硅——引注)連化學先生也講得很費力。現在漸漸譯起有機化學來,因此這類怪字就更多了,也更難了。中國的化學家多能兼做新倉頡。”